|
|
|
|
|
|
|
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机床配件机床业:“中国脑”转型晋 | 沈阳第一机床厂沈阳机床配件机床业:“中国脑”转型晋 | 发布者:admin 日期:2012-8-20 点击:347 | | |
作为发那科公司的销售工程师,小郭在今年4月举行的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09)时期不时很忙碌。他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公司展台内为观众做讲解,而是经常与众多机床参展商沟通,包括熟习的老客户和新客户。小郭很清楚,中国对装备制造业的注重、对其他行业的复兴以及技改力度的加大,势必会添加对中高档数控机床的需求,进而添加对中高档数控系统的需求。作为全球数控系统巨头之一,发那科和其他国外参展商一样,沈阳第一机床厂,都在觊觎着中国中高端数控机床市场。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档数控机床依赖出口的局面仍未打破。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我国已延续7年成为世界机床第一大消费国、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三大消费国。2008年我国机床工具出口达71.3亿美元,而出口总额却高达122.9亿美元。以磨床市场为例,2008年中国磨床市场规模达118亿元,国际企业仅占据了1/3的低端市场。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出口机床平均单价高达8万美元,去年同期为7.4万美元。如何打破高端市场已成为国际同行思索的焦点。
外企占95%高端市场复兴电子配套业成打破口
由于起步晚、底子薄,目前我国数控系统行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沈阳机床配件,高端数控系统市场仍然被国外巨头(如西门子、发那科和三菱电机等)占据。据引见,目前我国95%以上的高端数控系统市场和80%的中端市场照旧被国外品牌占据,情势相当严峻。“虽然部分国产数控系统厂家已基本掌握多轴联动、RTCP(旋转刀具中心点)三维刀具补偿等技术,沈阳机床配件,其研制的高档数控系统也能满足部分用户的需求,但与国外产品相比,在技术水平上还存在很大差距。”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控系统分会理事长陈吉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我国数控系统产业的一些关键特性技术、运用技术尚未取得打破,招致可靠性与国外产品差距较大,进而影响数控系统名牌效应。而名牌效应低则招致市场需求不高,从而构成“越不用,越不好;越不好,越不用”的恶性循环。
经过一系列采访,记者发现,目前与国外高端产品相比,可靠性低已成为国产数控系统的最大软肋。而这种低可靠性与我国电子产业还相对落后不有关系。“由于我国电子基础产业展开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数控系统的可靠性与国外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如国外高档数控系统的可靠性目的平均抵达2000小时无缺点的水平,沈阳第一机床厂,而我国数控系统的这一目的仅仅抵达500小时,这就构成了机床用户单位对国产系统的不信任。”艾克斯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强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投顾问公司机械行业分析师段嘉宣也表示,新一代的数控系统将采用更高集成度的电路芯片,使用大规模或超大规模的公用及混合式集成电路,添加元器件的数量,从而提高可靠性。很清楚,复兴电子配套产业将成为我国机床业的打破口。
另外,产品的成套性、系列化程度不够,也是国产数控系统全体质量和功用难以进一步提高的主要缘由。据了解,像西门子、发那科等先进企业均消费成套的数控系统设备,并具有一定的排他性。
目前数控系统的展开趋向是高速、高精、多通道控制、双轴同步控制等,以及现场总线技术规范和标准的研讨制定。
同时,高档数控系统所急需的全数字化伺服驱动、电主轴、直线电机、力矩电机等功用部件的系列化、成套化也是重要的展开方向。国产数控系统若要抢占高端市场,势必要抓紧时间强下苦功,抢占下一轮技术先机。
三维CAD运用待加强ERP市场前景可期
机床业的复兴除了使产品本身运用的信息技术不时深化外,机床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树立也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机床企业数字化设计水平相对较高,比如沈阳机床60%以上的产品设计已采用了三维CAD(计算机辅佐设计)软件,二维CAD已达100%,50%以上的下属企业已经运用了CAPP(计算机辅佐工艺进程设计)。
不过,就整个行业而言,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金国伟就表示,目前运用三维CAD/CAM的企业还不多,完成CAD/CAPP/CAM一体化运用的企业更少。三维CAD/CAM运用水平近几年有较大提高,但结构优化计算和仿真设计等运用很少。
不过,与设计信息化相比,管理信息化水平相对愈加落后。例如ERP、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等运用还不成熟,与电子行业、汽车行业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目前,残缺实施ERP的企业还不是很多。虽然财务管理、库存管理等实施得还比较成熟,但消费方案管理、本钱管理仍是弱项,特别是消费管理、车间作业方案管理与财务管理集成度不高。”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顾问牛孟渔表示。
此外,消费装配自动化程度低也是不争的理想。当然,机床行业本身的特征亦决议了其信息化树立与其他行业相比难度更大。
牛孟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机床业是典型的“加工?? 装配”型团聚制造行业,其产品结构与制造工艺比较复杂,制造进程所需机器设备和工装夹具种类单一,再加上消费技术类型多样化(既包括订单型消费、库存型消费,又包括订单装配型消费和订单工程型消费),从而招致机床行业信息化树立很复杂。
和数控系统类似,在上述的各个环节信息化树立中,照旧是国外产品拔得头筹。例如,在三维设计软件范围,国外有些产品在功用和功用上相对更强,虽然三维CAD/CAM软件已打破国产化,但是产品技术在参数化程度、柔性设计方面还有待提高,一些复杂的曲面外型还很难抵达,CAM-CNC一体化程度也有待提高。
另外,我国的管理软件在应对突发事情方面不及国外产品,软件开发设计思索得不够周全。“我国自主开发的管理软件与国外相比,在主要的管理功用上差距不大,但国际的软件在一些功用细节上思索得还不够周全,因此,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国外的软件更容易应对。其实,从软件规模来看也能看出这一点,SAP的ERP软件中数据库表就有2万多个,而国际的软件要少很多。”牛孟渔表示。
牛孟渔还建议国际ERP开发商在开发设计软件产品时,尽量拿出70%-80%的精心机索并处置企业出现的特殊情况。虽然这些特殊情况占软件运用的 10%-20%,但其至关重要,一旦出现后果相当严重。另外,在企业建模、优化的方案方法(如APS)、业务流程管理及系统的实施方法方面还要狠下工夫。
| | [返回] [打印] | |
|